今年是龙年,对我来说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,因为我属龙,我的事业也与龙文化密切相关,龙之于我早已超越了龙本身,上升为一种精神信仰。
记得小时候和母亲在院子里乘凉。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夜,院外传来清脆的蛙鸣,此起彼落。母亲边扇扇子边说,要是龙王爷下场雨就好了,那样马上就凉快了,地里的菜也不干枯了。我看了看院墙边几畦黄瓜架上蔫蔫的有些发黄的叶子,追着母亲讲龙王的故事。那是我对龙最早的认知,呼风唤雨,威力无穷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掌握了更多有关龙文化的知识,知道了“龙”是古人图腾崇拜的产物,后来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,代表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力量,常常用来祈求幸福与吉祥。
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侯德健创作的歌曲《龙的传人》,每每听到这首歌,内心都会升腾起一股自豪感。现在回想起来仍不失为一种美好的青春记忆。
我对龙的认知也自那时开始从神话传说中的瑞兽,上升到更高层面的文化含义。加之我属龙,对龙和龙文化就感到更加亲切和认同。
创办福慧后,由于福慧的业务核心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龙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根脉,我接触龙文化的机会也就愈来愈多了。
我经常走访寺院、古迹和非遗文化基地,很多地方都用龙做装饰,记得我去故宫参观,抚摸着栏杆上刻有龙纹的浮雕时,一种温暖而坚毅的情愫在心中盘桓,久久不去。此时我对“龙”的关注不再是纯粹的文化层面,我开始关注到龙的精神内涵。
我发现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早已深深根植于灵魂和血液中,成为中国人独一无二的DNA。龙的文化和龙的精神已融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,新时期龙更是国潮文创的主角,从服装、配饰到电脑创意桌面,都活跃着龙的身影。
在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尊青龙雕塑,它并非出自名家之手,是10年前一位企业家朋友送的。我向来不以物品的价值来确定自己的喜好,这尊雕塑不仅是我喜爱的龙文化,它还陪伴我走过了福慧的初创期,所以我非常珍视它。
在我办公室的墙上,悬挂着一幅遒劲的“龙”字书法,是知名作家延参法师题写的。每当事业上陷入困境时,我就凝视着这幅“龙”字,用《周易》的“潜龙在渊”激励自己。在我看来,没有厚积,就没有薄发,没有潜龙在渊,就没有飞龙在天,忍得住煎熬和磨砺,才能最终有所成就。
我非常庆幸,我的理想和事业与龙文化、龙精神链接在一起,福慧“福田心耕,慧泽天下”的理念与龙润泽万物、惠及苍生的精神一脉相承。尤其是今年初我们推出的“福慧星球”大战略体系里,加大了对社会公益的力度,正是对龙精神的传承与践行。
2024年是我的本命年,也将是福慧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,我与福慧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。
所以,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龙年,我们既要有龙遨游苍穹、叱咤风云的气概,又要有龙容纳百川、有容乃大的胸襟;既要有龙厚积薄发、造化神奇的耐力,更要有龙勇猛果敢、刚毅不屈的精神。
最后,祝福大家龙年大吉!福运绵绵!
史腾龙:福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,浙江金蛹科技有限公司CEO,宁波市鄞州区第十七届政协委员会委员,浙江省宏德慈善基金会常务理事长,宁波市安徽商会副会长。